◆◆ 艺术家档案 ◆◆
高 山
1962年生于兰州、1983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、1984年调入敦煌文物研究所美术室从事壁画临摹工作、1994年至1996年赴日本东京艺术大学日本画科平山郁夫工作室留学、1997年归国在敦煌研究院任段文杰院长秘书、1999年辞职在敦煌市设立敦煌美术研究所,任法人代表。现为敦煌市敦煌美术研究所所长、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院客座教授、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。
近年主要参展与获奖
2009年油画作品《遥远的地方》入选“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甘肃省美术大展”并获油画一等奖(兰州)
2009年油画《遥远的地方》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
2014年油画《步入新时代的藏女》参加第八届“中国西部大地情”作品展并获全国美术作品展优秀奖(宁夏银川)
2015年油画《支教姑娘》入选第二届“朝圣敦煌”全国美术作品展(敦煌)
2016年油画《雨后三危山》 《党河水库》入选《化境》中国当代油画写生作品展(北京)
2017年 油画《悉尼岩石街》《黄昏街景》“融-当代油画语言研究展(北京)
2018年,十幅油画参加“中国当代艺术名家邀请展”(北京国家画院美术馆)
2014年出版画集《当代油画.高山.西域风景作品专辑》安徽美术出版社
2018年出版画集《再现敦煌.壁画艺术临摹集》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
◆◆ 回望与穿越 ◆◆
敦煌绘画的开拓者高山是一位油画家,同时也是敦煌壁画临摹与研究方面的专家,又被称为敦煌壁画临摹技艺传承人。他大学毕业后,1984年,22岁的他自愿要求前往敦煌莫高窟工作,那时的莫高窟还是个生活条件很艰苦,并没有几个大学毕业生愿意投身的地方。从那时起,高山就一头扎进了敦煌壁画临摹的艺海中。
三十多年后的今天,高山认为:敦煌壁画临摹不只是画画这些4万多平方米壁画而已,应该把它看成是在传承一个古老而庞大的艺术体系,高山把这个体系称之为“中亚绘画”。这是一个比欧洲油画和中国画早诞生一千多年的画种。它是源自古希腊和罗马艺术之后的一个新画种,它因佛教而生,随着佛教的东传而东传,靠着佛教的兴旺而辉煌,又因佛教的隐退而沉寂。
中亚绘画的普及与流行在地理上的覆盖面积也远大于油画和中国画。它西起阿富汗一带,一直蔓延到了印度、巴基斯坦、尼泊尔、西藏、新疆、内蒙古,甘肃,青海这片广大的区域上。而敦煌石窟群则成为了中亚绘画发展、演变,传承、创新的最终集结地。
遗憾的是,这一曾经无比辉煌灿烂的艺术走到公元14世纪,最终沉寂在了敦煌元代的石窟里。直到20世纪初又一次被现代文明所青睐的时候,已经过去五百年了。 21世纪的绘画艺术缤纷多彩,这个时代的艺术家们都在纷纷张扬着个性。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艺术家会被古人的艺术成所倾倒,他们认为曾经的经典是永恒的,坐看古代经典的消失,会有一种负罪感。就像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竭力要复兴古希腊、罗马艺术的经典一样,这部分艺术家也憧憬着能将敦煌的艺术经典通过传承而有所创新。
我认为高山就是这个行列中很具有代表性的画家。他有九年直接面对石窟壁画实物严谨临摹的工作经验,这是敦煌研究院以外的画家所无法企及的传承。再加上他三十年来没有间断过写实油画的创作,这种传承与创新之间所需要的认知与技术他已完全具备了。
从他的画作中可以明显的看到,他并不像其他创新画家那样,急于为自己的个性化的创作贴上几处醒目敦煌符号,而是从敦煌壁画本身的再创作与完美化作为起点,用最贴切中亚绘画体系本质的方式,走上了敦煌艺术传承与创新的道路。--来印
◆◆ 作品欣赏 ◆◆
图文转自/ 荣宝斋呼和浩特 标题有改动